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服务项目
当前位置: 首页>>服务项目>>危机干预与管理>>正文
 
汶川地震十周年--从创伤到成长
2018-05-10 14:41  

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北京时间14时28分04秒,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十年来,经过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汶川地震灾区的城乡面貌、民生事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欣欣向荣的新农村、勃勃生机的新园区、鳞次栉比的新民居……龙门山脉城镇村落美丽和谐、山清水秀,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

十年的时间,带走的是伤痛与泪痕,留下的是缅怀与启示。创伤只是暂时的,因为我们收获了成长,因为明天会更好!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英文简称PTSD),常于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数日或数月后发生,是指受灾者由于经历紧急的、 威胁生命的或对身心健康有危险的创伤之后出现长期的焦虑情绪。 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并导致个体出现明显的主观痛苦及社会功能受损。 在创伤事件发生至少6个月以后出现的PTSD被称为迟发性PTSD。PTSD的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3组,第1组为反复体验创伤性事件,如侵入性的回忆和反复出现的噩梦, PTSD的反复体验症状指在梦中反复出现创伤性事件或对这些事件的侵入性回忆。 其它反复体验的症状包括暴露于使人想起创伤事件的情景或物品后强烈的情感痛苦或生理反应。第2组为保护性的反应,如回避与创伤相关的刺激和情感麻木,情感麻木为PTSD的核心特征,创伤体验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情绪,如压倒一切的恐惧、 害怕和焦虑,这些情绪反应可持续终生。 许多创伤事件的幸存者在其后的生活中有情感体验的受限,这种情况通常指情感麻木。 第3组为高度警觉的症状,如惊跳反应和过度警觉,这在地震后的第1个月时表现最严重。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

地震后PTSD的发生与年龄、性别、个人特质、暴露因素、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相关。高龄,女性,具有妄想性和焦虑性人格特征,地震中被困、受伤、丧亲、见证死亡、极度绝望,未接受良好社会支持等因素皆可增加地震后PTSD的发生率。

2.1年龄

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地震幸存者PTSD症状阳性率在各年龄组中各有不同。Zhang YQ等对956名汶川地震幸存者的调查显示,年龄与事件影响量表(The 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IES-R)总分及其侵袭性症状、回避症状、高唤醒症状三个分量表得分显著相关,30-40岁组表现出更多的PTSD症状,尤其是侵袭性症状。刘婉婷等的研究表明,40-60岁组更易反复出现创伤性体验,大于60岁组更易对将来失去远大设想,小于20岁组出现PTSD症状的阳性率最低。中年人PTSD症状的阳性率略高一筹,可能与中年人的社会、家庭负担较大有关。

2.2性别

大量研究表明,地震后PTSD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约为男性的两倍。与男性相比,地震幸存者中女性更易表现出侵袭性症状、回避症状、高唤醒症状,女性IES-R总分超标率高达62.7%,而男性为37.3%[7]。这可能是女性体内皮质醇含量低,致使不良心理症状表现得更为持久,患PTSD的几率增加[8]。同时,也有一些研究显示,性别与震后PTSD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2.3个人特质

个人特质的个体差异是影响PTSD的重要因素。Chen CC等对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投县集集镇地震的525名幸存者的调查显示,具有妄想性和焦虑性人格特征的个体更易患PTSD。Liao SC等的研究也显示,个人特质与灾前生活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2.4暴露因素

暴露因素包括手术、截肢、地震中被掩埋、目睹地震中有人被掩埋死亡、受伤等。多数文献指出初始暴露程度较高者PTSD发病率高。

2.5其他因素

尽早恢复上学是政府灾后重建的重要工作,Wang W等的研究提出,过早恢复上学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加PTSD的发生率。1989年洛杉矶地震的研究显示,居住地邻近震中是PTSD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居住地邻近震中的儿童PTSD症状比居住地与震中相距较远的儿童更为严重。同时,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人们对精神疾病的态度会有所差异,这种态度将影响人们的应对方式,影响PTSD的发生率。另外,父母的教养方式、受教育水平、负性生活事件等也可以影响PTSD的发生。Adams提出,PTSD可能是一系列重大负性生活事件的结果。

三、地震后的情绪反应与身体症状

地震后,灾民经历家园的丧失,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的伤残,幸存者常常会因灾难在未来数周内产生一些身心反应,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这些在灾难后出现的反应大多都是正常的,是人对于非正常灾难的正常反应,大多数人在灾难过去数月之内这些反应都会自然缓解,这些情绪反应与身体症状有以下表现。

3.1情绪反应

3.1.1恐惧和担心

灾民担心地震再度发生,害怕自己或亲人受到伤害,害怕只剩下自己孤独一人,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

3.1.2悲伤和无助

这是灾民最常见的感觉和情绪,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难过、 悲痛,大多数人会以大声嚎哭或不断啜泣来宣泄或抒解,少数人以麻木、 冷漠无表情来表达。 还会觉得人是脆弱、 不堪一击的,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路茫茫,不知道以后如何生活。

3.1.3内疚感

灾民觉得没有人可以依靠,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希望受伤或死亡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

3.1.4愤怒

灾民会抱怨上天不公平,抱怨有关部门救灾工作缓慢,抱怨别人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的痛苦。

3.1.5强迫性重复回忆

灾民会一直想着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创伤事件的画面在脑海中反复出现,严重者一闭上眼就会看到最恐惧、 最悲伤的画面。

3.1.6失望和思念

灾民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有爱的失落感,对死亡亲人有深切的怀念。

3.1.7过度反应

灾民对于与地震相关的声音、 图像、 气味等感觉过敏,反应过度,感到没有安全感,易焦虑。

3.1.8认知症状

灾民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判断力下降。

3.1.9需求变化

物质性需求异常强化,但需求结构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地震发生后,求生本能驱使人们把需求更多地指向物质,因而使人的需求层次降低,物质趋向强化。 震后当日,人们在物质和心理上都急需帮助,震后,物质供给逐渐得到恢复,人的物质需要迅速减少,而心理需要虽然也减少,但是仍有部分人需要安慰和帮助 。

3.1.10行为问题

遭受巨大心理创伤后的一段时期内,一些人会出现冲动、 违纪违法或不道德行为,如到商店抢东西,到粮店抢粮食,抢银行和仓库,见危不救,不顾集体和他人。 有学者调查发现,唐山地震后约13%的人曾出现冲动行为,与他人发生冲突;7%~61%的人曾出现违法违纪或不道德行为。

3.1.11睡眠问题

灾民表现为失眠、 噩梦,且易从噩梦中惊醒。

2.2躯体症状

表现为易疲倦,心悸,眩晕,头晕、眼花,发抖或痉挛,呼吸困难,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恶心,腹痛,腹泻,肌肉疼痛(包括头、颈、 背痛)。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多种心身疾病,常见的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 支气管哮喘、 偏头痛、 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消化性溃疡、 月经失调、 阳痿等。

四、自助措施

灾难发生后,尽快回复日常的生活状态是最重要灾民可采取如下自助措施:首先要保证睡眠与休息,如果睡不好可以做一些放松和锻炼的活动,必要时可以用一些助眠药物。 要保证基本饮食需求,食物和营养是康复的保证。 此外,应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向亲友及相关人员表达自己的需要,不要隐瞒感觉,试着宣泄情绪,并且让家人一同分担悲痛;不要逃避别人谈论自己的痛苦,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不要阻止亲友对伤痛的诉说,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痛苦,是帮助他们减轻痛苦的重要途径之一;不要勉强自己和他人去遗忘痛苦,伤痛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现象,最好的方式是与朋友和家人一起分担痛苦。

五、创伤后的转化与超越--PTG模型

Tedeschi和Calhoun(1996)最早将PTG定义为“同主要的生活危机斗争后所体验到的一种积极心理改变”,并提出了创伤后成长模型。PTG模型强调对于创伤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不应只从负向的病理学角度来看待,更需从“转化”的角度来认识,将创伤看成是一种契机,个体可由此学习到如何克服困境,增强自我力量,实现自我超越。

Tedeschi和Calhoun(2004)以修改后的PTG模型(见图1)对成长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创伤事件震撼或毁坏了个体原有的重要的目的和世界观,个体面临着形成更高级的目的与信念,新的生活叙事及管理痛苦情绪的挑战。创伤事件所导致的情绪痛苦引发反复的沉思与试图减轻痛苦的行为尝试。最初,沉思多是自动发生的,表现为常常回到创伤相关问题的思考。在最初的应对成功(如,痛苦情绪的减轻)之后,沉思转变为更有意的对创伤及其生活影响的思考。随着有意沉思的进行,个体的认知图式有了改变,生活叙事得到发展,最终产生PTG。在此过程中,进行新情况分析、意义发现和再评估的沉思被认为在个体成长中起了关键作用。而创伤前个体变量、社会支持和持续的痛苦则会影响应对过程和PTG的出现。可见,Tedeschii和Calhoun的模型中,PTG是对创伤事件进行斗争、应对的结果,对个体发展具有积极的、建设性的功能,其形成过程中的认知成分具有关键作用。

图一: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重庆市大学城重庆师范大学虎溪校区
电话:023-65910193、65910192  邮编:4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