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心理视窗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视窗>>心理故事>>正文
 
女性的成长
2016-05-12 09:30 陈娟 

简单心理 李文君

当我在国内读书的时候,我们的整个社会文化,包括我自身的家庭背景,事实上都是一个偏重男性,但女性又不断抗争的大的背景。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家都知道,是父权制的社会,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就特别形象地呈现了这个古老男权社会下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女人的竞争和爱恨情仇。但是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提倡男女平等,妇女是半边天,妇女不输男同胞。于是我们会看到很多的来访者,他们的妈妈几乎在他们刚满月的时候就把他们送进了托儿所。曾经有个来访者这样描述,她有一个记忆是在托儿所时整天坐在痰盂上,老师不允许起来,因为怕尿尿拉屎来不及洗裤子。这是非常创伤性的一种分离体验。在这样的时期,女性看起来跟男人一样变得什么工作都可以做,甚至比男人还要厉害,似乎这就是一种男女平等。在我自己长大的家庭里,我父亲是一个特别能干的人,是独子,我爷爷太爷都去世的很早,事实上一家子全是女人,围绕着我父亲,那个时候我就想,当个男人真好,我必须要像一个男人一样优秀,甚至比他们还要优秀。那实际上我举得这两个例子就是想要说明我们的历史文化,以及当代的大的社会环境和小的家庭环境带给中国女性的一个定义或者说命名。

回忆起我在日本求学工作的八年,日本的女性相反地呈现了另外一种状态,那就是甘心情愿地回归家庭,日本社会直至今日也是一个非常男女地位不平等的社会,比如女性员工在一家企业里面即使待一辈子,充其量就是升到最低的管理层。日本女性即使是最好的大学毕业,一结婚也大多选择辞职回归家庭,生孩子伺候老公,事实上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带给过我很大的困惑,到底哪个是对的?女性是要依赖?还是要独立?

回归我们今天的主题,波伏娃在她的著作《第二性》中这样阐述女性的成长:“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是逐渐形成的,决定这种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是整个文明。”女性作为“第二性”无形中被困于以男性为主体所建构的文化中,并选择符合这一文化的标准来塑造女性气质。我们可以看到,讲到女性成长就不得不以男性为参照。后面我们也会不断提到这一点。那么作为一名女人,在大的对于女性气质的社会认同下,如何拥有女性气质回到女性自身,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也就是独立也好,依赖也罢,或者其他的选择都可以在我们的心中比较通透地符合女性身份的自由选择。今晚我们选择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女性的心理功能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如何受到家庭的各种影响和制约而无法寻找到女性主体,我们又将如何分别解决这个女性身份认同的困境实现自我成长。今天我们讲的自我成长不是指靠自己去成长,它指的是女性的“自我”这个主体的成长。我们会通过一些电影和案例去共同呈现。

一、首先我们要看看女性成长需要经历的几个阶段

心理学家海伦妮多伊齐提出,将女性心理发展分为:青春前期,青春早期,青春期和母亲期等四个阶段。通常我们说的生理上的成长是指孩子成长为大人,也就是18岁成年,但是心理成长,尤其是女性的心理成长要复杂的多,不仅要完成一个双重认同的过程,而且多伊齐认为还包含成为母亲的过程。

那么什么是双重认同,也就是首先小女孩生下来是通过对母亲的认同完成她对自我性别的认知,知道我是个女孩子,可以穿花裙子扎辫子,大概到了四,五岁,女孩的认同对象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逐渐产生了对父亲的认同和对母亲的敌对感,这个阶段特别重要,因为是女孩子逐渐学习如何跟男性相处,习得父亲代表的规则,获得安全感,并且不至于跟母亲过度粘连的一个过程。有很多小女孩这时会说,爸爸真好,我要跟爸爸结婚,妈妈真讨厌,那么如果这之前母女的关系很好,这个时期父母的关系也不错,过了这个时期,女孩就会很快再次转向对母亲的认同,开始想要穿妈妈的裙子,穿妈妈的高跟鞋,然后进入青春前期。那么,在这个过程里,不管在哪个阶段出了问题事实上都会妨碍女性的身份认同和成长。

二、成长阶段固着的原因和对女性的影响

1母亲在女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如何影响着她们的发展

如美国作家南希•弗莱迪所言:“当一个女人生下一个女孩(即另一个女人)的时候,母女俩的命运就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了。没有人像母亲和女儿那样相互认同和相互依靠,也没有人像母亲和女儿那样相互限制。”波伏娃也说过“在男孩看来母亲是客体,在女孩看来母亲是自我”,女性认同对象始于母亲而止于母亲的历程足以说明母女关系对女性成长产生的影响将超过其它任何社会因素。

如果母女关系无法顺利发展,将对女孩子的自我认同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比如我们先看一下母女共生式的关系:刚才我们谈到女儿成长到4,5岁,需要父亲积极地出现完成对父亲的认同,对女孩而言,恋母情结在此处转化为恋父情结——希望自己能代替母亲的角色,在这个时候如果父亲缺席,过于专制暴力或者母亲过度贬低父亲等原因使女儿无法完成向父亲的认同,就会形成母女共生的模式。在这种共生关系中,“一方并不把另一方看做一个独立的人。把双方连接在一起的是一种强烈的和对方融为一体的欲望。”处于这种共生关系中的母亲常以母爱的名义拒绝女儿的独立,压制女儿的成长。如果女性没有挣脱同母亲精神上持久的共生关系,那么,这会导致她很难具有独立的精神意识和成熟的人格,也就很难获得有效的成长。

比如电影黑天鹅中的女主角妮娜,在幼年之时,妮娜作为母亲的私生女,她的家庭环境中没有男性,并且一直被母亲以严格的方式进行教导,电影中的母亲将自己对于芭蕾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女儿的身上,并且固执地认为爱情和性是芭蕾的大敌。母亲以爱的名义对妮娜进行了极为严格的看管,她不仅控制妮娜的生活(如已经成年的妮娜的房间中仍然保持着幼年风格的布置),也抑制着妮娜的性意识,以至于妮娜在20余岁之后还被认为是一个毫无性魅力的小女孩。

这是一个典型的母女共生的表现,妮娜受困于这个小女孩的状态,如果不是后来她的生活里出现了舞蹈总监托马斯,这个男性象征着父亲的角色,渐渐鼓励妮娜放开自己,给了妮娜离开母亲的勇气,所以后来电影用象征性的妮娜杀死白天鹅成为黑天鹅的方式表达了这种母女共生模式下的女性成为女人的艰难和决心。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种母女相处的模式:母女竞争:我们刚才谈到女孩在四到六岁产生恋父仇母情结时,如果这时候母女关系还不错,母亲允许女儿进入对父亲的认同期,可是这时候父母关系并不亲密,父亲也在相应地需要女儿的爱来代替对妻子的部分需要,并且对妻子有贬低,或者父亲有一个全能自恋的感觉,女孩子就容易固着在恋父情结中,认为爸爸是最爱自己的,断然排斥自己的母亲,从而无法回过头来认同母亲,引发和以母亲为代表的女性之间强烈的竞争愿望。当代精神分析理论还认为,母亲和女儿之间的冲突不仅仅是为了父亲,这也因为女孩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重视,渴望从这个世界上为自己赢得一个位置。这里的“别人”指的就是男性,这就说明,女性在成长中希望得到来自异性对她价值的肯定。这构成了母女间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事实上,所有跟妈妈的竞争实际上是由以爸爸为代表的男人的自恋所引发,也会阻挡女性成为自身的主体,而为了竞争男性成为男性的客体。在母女竞争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男性对女性的贬低,和女性的不自信,像一个孩子一样一直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想要成为父亲最爱的女儿,无法长大。

这种情况实际上在我们的心理咨询临床上非常常见,在大卫萨夫的著作中曾经提到过这样的一个例子,A女性28岁,已婚,有一个三岁的孩子,恋爱的时候A充满激情,但是婚后却对性毫无兴趣从未到达过高潮,在分析中她发现她难以认同母亲,而且打心眼里看不起母亲,她的自我意象也很糟糕,而所有这些又被对父亲的理想化和爱放大了。她把自己看做是为父亲而活的女孩,相比较母亲而言,她认为自己更能让父亲获得幸福。A有意识地将自己看做是父亲的儿子,事实上父亲并不曾拥有儿子,她十分认同父亲,要做他的儿子,从而排斥母亲,将母亲视为毫无价值而微不足道的人。她有隐藏在性冷淡症状下的男性气质,而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却自由自在扮演者依恋父亲的小女孩的角色。这个案例实际非常典型,尤其是在我们国家的南方地区很常见,这便是典型固着在对父亲的认同期,引发的母女竞争以及对男性的过度认同。

比较理想的母女相处模式,就是完成这个双重认同的过程,最后完成对女性主体的认同。既可以跟母亲很亲密,也可以离开母亲,找一个男人去爱,去独立生活。那如果你处于不理想的母女相处模式中该怎么办呢?

如果你受困于跟母亲的关系,处在跟母亲的共生关系中,你需要看到母亲自身的局限,首先有勇气离开,不要过度认同母亲,只有先成为自己,才有可能给到妈妈也成为自己的勇气。如果对母亲是贬低的看不起的,其实需要看到,你跟母亲其实没有什么两样,去除“母亲”、“女儿”的伦理外衣,母女关系的实质是女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的影响。你对母亲的贬低,事实上是对自己的女性身份的贬低。跟母亲的竞争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不自信。而这个母女爱恨交加关系的起源来自于渴望男性的肯定,所以,你需要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来提供给自己价值感。事实上对我们而言,母女之间的所有爱恨情仇始终是一种根源于爱的关系,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就等于阻断了通过母女关系获得成长能量的源泉。就像所有想要成长为男人的男孩需要向父亲认同,所有想要从小女孩成长为女人的女性,跟母亲的和解和认同是一条必经之路,就像回家一样。

2、父亲对女性成长的影响

父亲作为女性生命中的第一个异性形象,他是女性认识异性,了解异性的最初模型。父亲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女性以后的感情生活、人生道路带来影响。

缺席的父亲:在女性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认同是她自我存在价值和获得生命的力量源泉。然而,现实中由于某些原因,一些父亲在女儿的成长中处于缺席状态。造成父亲缺席的原因通常不外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父亲意外死亡或父母离异;二是父亲既没死亡也没有离婚,而是好好的生活在女儿的身边,真实的存在着却对女儿的成长视而不见,甚至有些父亲直接逃避了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是一种父亲“在场的缺席”。无论这些父亲因为何种原因缺席了女儿的成长,都给女性造成无法愈合的“心理创伤”。

这些在缺少父爱的破损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女性,成年后的她们都试图通过把自己的情感和命运托付给成熟、儒雅男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把成熟男人当作自己值得托付的依靠对象和唯一的爱恋对象。这一方面潜意识里反映了她们对父爱的渴求,另一方面说明,在父爱缺席中成长起来的女性内心深处没有什么安全感,她不断寻找父亲的过程中,对父爱的渴求变成病态的欲望,必然导致女性主体性的丧失。她们极度害怕跟爱人的分离,非常容易在亲密关系中受伤,她们也经常会有一些自恋性的幻想,渴望爱人可以心意相通,不需要自己说就懂自己的需要。比如现在常见的大叔控,你会看到爱大叔的基本都是长不大的小萝莉。

我曾经有一个来访者,在她一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把她带大,她因为丈夫数次出轨,可是自己就是离不开这个男人而来咨询,在她看来离开丈夫自己带着孩子有着巨大的恐惧,仿佛自己也会像当年的母亲一样可怜,她经常会期待丈夫对她好,可是又羞于表达,对自己数次原谅可是丈夫毫不领情痛苦万分。这位女性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吸引男人,事实上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她全部的注意力都在丈夫是否又跟情人联系上,跟母亲的关系里也有着大量的愤怒和内疚,在咨询后期当她看到自己如此强烈的对于父亲的渴望,看到自己心里那份巨大的悲伤,看到母亲的坚强,慢慢学会爱自己,有了属于自己的爱好和秘密,丈夫对她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破坏性的和专制的父亲:破坏性的和专制的父亲给予女儿的并不是成长中的鼓励和欣赏,而是以“家长”身份对女儿的压制或侵犯,甚至是身体上的暴力和语言上的羞辱,事实上,破坏性的父亲带给女孩子的是深重的影响,会让她们长大后丧失对男性最基本的不信任,恐惧男性但大多又因为熟悉这样跟男性相处的模式,而找一位同样有暴力倾向的配偶。而在专制的父亲的影响下,女性是没有自由和权利可言的,她只有认同父权,依附父权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保障。女性的成长也要按照父权文化的要求成长为具有被动性,没有自我的女性客体,而非主体。在我们的咨询室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女性来访者,她们像个胆小惊慌的小女孩,对丈夫非常柔顺,不停付出,然而会不断地自我攻击,比如变得很胖,失眠,紧张焦虑,长期抑郁,经常会感觉到羞耻。这样的女性通常都会比较压抑,因为内化了父亲对自己苛刻的评价和伤害,非常没有自信,害怕跟异性相处,对性的恐惧甚至会通过躯体症状表达出来。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经典案例集里有一位露丝夫人,受困于惊恐发作,肥胖和抑郁焦虑,她有一位牧师父亲,父亲冷漠独裁而专制,她只能无条件服从,19岁时她被允许恋爱并和第一个恋爱对象结婚,在治疗中她希望治疗师能为她做决定,就像她父亲那样,那么治疗师不加评判的接纳为露丝提供了一种模型,她通过这种模型学会了完全,不带罪恶感的,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这些部分。并被允许去做自己。

那么在上述几种类型的父亲的照看下长大的女性,事实上都还没有长大,在对父亲强烈的爱恨情仇里无法自拔,自然不能跟配偶建立一个成人般的亲密关系,去享受亲密,享受性爱。多多少少都会在婚姻中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缺席的父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特别渴望被爱,专制性父亲的家庭长大的孩子,非常乐于奉献,害怕失去丈夫,同时会有一个拯救与被拯救的情结,比如电视剧《玉观音》中的安心。破坏性父亲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特别害怕被伤害,但她们的受虐气质又会不断吸引具有攻击性的男性。她们大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渴望被爱,对关系既渴望又恐惧,深感痛苦而又不知道自己在哪,特别怕受伤,可是又那么容易受伤,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秘密,而且这些痛苦似乎就像魔咒一样不断重复,那我们该如何去成长?去成为自己,去更自如地跟男性相处呢?

我们需要看到不管是因为对男性的恐惧而表现出来的独立,还是过度依赖,实际上都是基于一个被爱的渴望和被肯定的愿望,那是因为我们并不曾被那么深深地看到过,首先如果你条件允许,可以选择一位心理咨询师去尝试一段稳定的关系,去修复以往的创伤,这是比较快的方法。如果选择自己成长,可能需要更多的努力,但也不是不可能,被爱的渴望在我们是孩子的时候只能由父母给予,但是长大以后,我们可以学习去爱自己,去学习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在里面找到价值感。任何情感的伤害,对于女性来说都是一次痛苦的生命蜕变,在蜕变的撕裂的疼痛中不逃避,去勇敢面对,在绝望里放弃对永恒父亲的幻想,放弃对理想化亲密关系的幻想,学会爱自己,成为自己,拥有自己的爱好和生活。当你成为自己的时候,才有可能跟对方发生一个有情感的连接。就像波伏娃所期待的那样,“将来有一天女人不是用她的弱点去爱,而是用她的力量去爱,不是逃避自我,而是发现自我,不是贬低自我,而是表现自我——到了那一天,爱情无论对男人还是对她,都将成为生命之源,而不是成为致命的危险之源。”而只有我们自己有力量不过度依赖男性,某种意义上男性也才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两性关系才可以成为真正的滋养。

三、同性关系与女性成长

最后我们稍提一下同性关系,就一个女人而言,在她的成长岁月中有女性朋友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女性间的关系又是充满变数的,她们之间任何的变化或发展都有可能引起彼此之间的嫉妒与怨恨。可以说,女性之间的战争与女性成长是相伴相随的。同性关系既是对母女关系的重复,也是对母女关系的修正。我们谈到同性关系就不得不回到母女关系这个原点去看。同样同性作为女性成长的一面镜子,它对于女性的自我认同、自我发现起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有几个可以终其一生相知相伴的闺蜜,在女性成长的路上互相镜映,是一个重大的支持,某种意义上比起跟异性的关系更加自由。

回过头来,在这个男性社会中,事实上女性的成长每一步都跟男人有关,但又每一步都需要离开男人,回到女性的位置上才能成长,这似乎是个悖论,就像那个依赖还是独立的问题,在这个男性象征着规则的社会,女性需要依赖规则的约束和保护,但是也需要让自己在规则里实现女性独立主体的实现,事实上,我们终其一生也许就在寻求这中间的一个平衡和自由穿越的能力。而我们也可以看到,男人和女人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女人也就没有了男人,就如同没有男人也就没有女人,事实上两性本就是个圆的一体两面,看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像一个成年人一样看到各自所在的位置,去自由合作。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1]王礼军.海伦妮.多伊奇的女性精神分析理论解读.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5

[2]秦雪影.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地电影中的“女性成长”主题.[D].山东:山东艺术学院.2011

[3]关冠.黑天鹅中的舞蹈女性与心灵成长.环球纵横.2015

[4]西蒙.伏波娃.第二性[M]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重庆市大学城重庆师范大学虎溪校区
电话:023-65910193、65910192  邮编:4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