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心理视窗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视窗>>心理研究>>正文
 
【心理防疫】教你如何摆脱“惰性”的困扰 | 简单4步,为自己安装高效的行动力引擎!
2020-06-21 08:00  

“做人如果没有理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自从在周星驰的电影中听见这句话后,小张感觉自己的想法彻底变了:每个人是谁,是由他所怀有的梦想定义的。只有存在梦想之火,它就会不停地灼烧自己的内心,进而使自己变成梦想中的样子。因此,每次感觉火苗有熄灭的危险时,他就会阅读大量的励志文章并参与各种励志的演讲,让自己的内心再度灼热起来。
 

然而,多年过去之后,小张自己似乎并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生活也始终维持着原先的样子。在反思时,他逐渐明白了,人是谁,其实是由他的行为定义的,梦想本身并不会自动催生能够实现自身的那些行为。

与小张的情况类似,小李在行动力方面也不强。与小张的情况不同的是,小李自始自终都是积极主义者。因此,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类麻烦时,他总是将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到那些乐观因素上。如果问题是否解决和人们的态度并没有关联,那么消极只会让自己焦虑,乐观将更有利于提振自己的信心。不过,小李的想法似乎与事实不符,每天信心爆棚的他却表现出了严重的拖延症症状。在信心和行动力之间,似乎存在一片沼泽地带。

小张和小李均认为,一切的根本原因还是人类固有的惰性。惰性就像天然的沙袋,被牢牢地绑在了人们的双腿上。然而,如果惰性真的是人类的某种“原罪”,那么它就不应该仅仅只附着在人类的行动上,还应该阻滞人们的思维,情况显然不是这样。或许惰性本身并不是天然存在,它只是来自于人们的想法和身体的不一致。

01

惰性:行动力究竟是怎么被扼杀的
 

自20世界60年代开始,积极心理学开始发轫。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其影响力迅速突破了学院的围墙,开始渗透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积极思维会引导人们产生奔向幸福的正向行为,而通过关注事物的积极方面,人们又能够培植和保持内心的这种正向能量。这构成一种完美的循环关系,思维带来行为,行为产生结果,结果又影响思维。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思维到行为这个关键环节似乎并不具备必然的关联。为了解决这种缺陷,积极心理学引入了预期值这个概念。预期值本身来自于个人实际经验,其数值越高,就表明过去人们处理某些事情的成功率越高。对于那些自己在过去成功处理过的事情,积极思维才容易激发起行为。

这种撇清,尽管维护了积极心理学的可验证性,但也大幅缩小了其运用范围。如果人的某些愿望,没有过去的经历作背书,或相关经历带有负面性,那么积极思维对此是否就无能为力了呢?问题的核心显然并不是去做范围上的限定,而是应该搞清楚在思维和行为到底存在着怎样的传动机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知名心理学家加布里埃尔·厄廷根开始了近20年的研究。其研究结果时令人吃惊的,积极思维有时候不但不能成为正向行为的“扳机”,甚至其本身就是“惰性之源”。

小张每天都会往梦想之火中添加燃料,并且在温暖的火堆旁,幻想梦想实现时的场景。然而,这种幻想中的成功会欺骗人们的身体,从而消除产生行动的内在张力。小李希望自己永远保持自信,并很享受自己自信时的那种状态,然而,随着这种情况的过度发展,小李则会为了保持自信而扭曲现实。如果行动的结果有可能会破坏自己的自信,那还有必要行动吗?我们可以把这种情况称为积极思维的“催眠效应”,在解除了所有负面性之后,人们很容易陷入“白日梦”的状态而无法自拔。

如果一个人很消极,那么他可能会否定一切可能性,从而取消了行动的所有理由,这种情况尽管十分可怕,但很难称为“惰性”,因为态度和行为是一致的。思维中认可,而行为却无动于衷,显然只有这种严重脱节的情况,才能称为“惰性”。从一方面来说,这种“惰性”确实是人性中所固有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它又是可以克服的。


 

02


 

心里比对:在思维深处设置行动力引擎

为了强化思维和行为之间的关联度,厄廷根教授开始在德国和美国进行大量的实验。消极会吞噬所有的梦想,因此积极心理学的起点是没有问题的。人当然应该有梦想,但切记,你应该是梦想的创造者,而不能被梦想俘虏,成为它的演员。先乐观地思考梦想达成时的情况,然后在还没有进入白日梦的状态时唤醒自己,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行动力的“扳机”就会被顺利扣动。
 

你想抓起一枚硬币,那就必须从硬币的反面着手。同样,想抓住梦想,那么着力点就应该放在那些现实障碍上。如果能够在幻想梦想的乐观结果时,同时幻想实现梦想的现实障碍,就等于撕破了让人们自我沉醉的“实现假象”,从“作茧自缚”过度到“破茧成蝶”。厄廷根教授将这种措施称为“心里比对”。

现实障碍就是行动的抓手,它通过时时提醒梦想实际并没实现,让模糊的内在意愿显影到明确的行动目标上。幻想则像强烈粘合剂,正反面的幻想会将愿望与现实障碍牢牢焊接在一起,从而在潜意识层面构筑一架动机引擎。如果梦想确实是发自内心,且它不是不着边际的天方夜谭,那么“心里比对”就会自动、持续不断地为行为提供动力之源。

当然,如果并非这样,那么动机引擎就不会运转起来,这其实又构成了一种验证和筛选功能。很多时候,人们的大脑中塞满了各式各样的梦想,它们相互缠绕,相互挤压,让人焦躁不安。这些梦想有的纯属外界的蛊惑,还有的则根本就是没有实现的可能,“心理比对”通过对于它们进行厘清,能帮着人们将精力集中到那些可以实现的梦想上,并摆脱各种心理困扰。

 

03


 

WOOP工具 :从刻意训练到习惯的养成

乐观幻想为行动提供了能量之源,现实障碍为动机提供了出口,如果能进一步降低行为发生的门槛,那么提升行动力的整个链条就可以用严丝合缝来形容了。在互联网的节点中,都会预置一张路由表,每当信息路过节点,路由表就会很明确地为它们提供下一程的传播路径,这大幅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同样的道理,如果人们在意识中,提前为梦想预置一个行动计划,那么从动机到行为之间的门槛就会被清除,人们不用进行太多思考,行为就会直接被触发。
 

这一整套的措施构成的工具就是WOOP(Wish,愿望;Outcome,乐观结果;Obstacle;现实障碍;Plan,行动计划)。自厄廷根教授推出这一工具之后,它已经成功帮助了成千上万的人有效改善了自己的行动力。不管是在健康减肥领域,还是学习社交领域,这个简单的小工具都发挥除了难以置信的作用。不管是面临巨大压力,焦虑不安,抑或思路不清楚时,这个工具同样能为你提供巨大的帮助。

另外,WOOP工具还具有强大的自我进化功能。越熟练地掌握它,在幻想愿望实现的场景或幻想现实障碍时,你就懂得如何避免个人意志对于图像流的干扰。越持久地运用它,你就能将它内嵌在思维中,养成一种习惯。

原文链接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重庆市大学城重庆师范大学虎溪校区
电话:023-65910193、65910192  邮编:4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