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心理视窗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视窗>>心理研究>>正文
 
《心理新青年》对话哈佛大学心理学系Daniel Gilbert教授:通往幸福的道路没有捷径
2020-07-28 08:30  

《心理新青年》对话哈佛大学心理学系

Daniel Gilbert教授:

通往幸福的道路没有捷径

总编 | 胡晓檬

采访/文字 | 徐以安

编辑排版 | 张艺

本期嘉宾Daniel Gilbert博士,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2014年被《科学》杂志评选为世界50名网红科学家之一,他的TED演讲点击率累计超过1500万人次。Gilbert博士的研究方向包括人际互动、社会决策、情绪预测等多个领域。他的积极心理学的著作《Stumbling on Happiness》(中译本: 《哈佛幸福课》)连续六个月蝉联《纽约时报》最畅销书籍榜单,全球销量过百万。以下为Gilbert教授接受《心理新青年》的访谈实录。

Daniel Gilbert博士

Ann (以下简称A):首先,非常感谢Gilbert博士接受我们的专访!作为世界知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您可否与读者分享一下您是如何走上心理学探索之路的呢?

Gilbert博士(以下简称G):我进入心理学这个行业纯属意外。我原本想做一名小说家,那时也已发表了一些小说作品。有一天,我想去当地的学校进修一门写作课,可是我到那儿的时候,他们跟我说这门课程已经报满了。我问:你们还有别的课程吗?一位好心的女士告诉我:心理学导论。所以,我进入心理学的课堂是个意外。但一开课,我就发现我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我的父亲是一位分子生物科学家,我的母亲则是一位艺术家和诗人。我从未料想到,世上会有这样一门学科,它能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回答艺术家和哲学家们长久以来提出的问题。对我来说,心理学就是这样一门神奇的学科,它的存在让我大开眼界。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对心理学的探索。那一年我18岁。

A:很有意思的故事。当时您在哪儿?

G:当时我在科罗拉多大学。我是在芝加哥长大的,但是高中就辍学了。17岁的时候我结了婚,接着随我的太太搬到了她的家乡科罗拉多,而且生了孩子。大家知道,18岁的时候养娃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不过,好消息是,我今年61岁,而我最大的孙女都已经上大学了。我很开心我还年轻,可以和我的孙辈们享受天伦之乐。

A:很有意思的人生经历。从那之后到现在,您和合作者们开展了无数的心理学研究。其中哪一项研究发现令您感到最为兴奋呢?

G:当你问一名科学家,他的哪项研究成果最令人兴奋,就好比问他最喜欢的孙子是哪一个,他一定想说每个孩子都爱。不过有些研究成果相对来说还是更加令人兴奋的。比如,我们的研究表明,人们往往比自己以为的更加坚韧。当我们评估未来的时候,我们总是认为生活中发生的负面事件会给我们带来长久的恶劣影响。确实,负面事件会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但是,这种负面影响并非如同我们想象的那么长久、那么恶劣。有时候,我们看到身边的人在遭遇车祸、离婚、失业、亲人离世等重大事件的打击不久之后就复原了,我们会感到特别惊讶。但其实没有什么好惊讶的,因为人本来就应该这样。我们大大地低估了自己在面对逆境时的韧性,我想这项发现是最为令人振奋的。

A:多年前我观看您的TED演讲时,感到醍醐灌顶。您在幸福心理学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请问您认为幸福的秘诀是什么?

G:我不认为幸福有什么秘诀——假如真有的话,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因此它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秘密了,毕竟没人能保守秘密。幸福没有秘诀,得到幸福就跟减肥一样,没有秘诀,没有捷径。要想减肥,你就得少吃多动,这是热力守恒第一定律。就是这么简单,仅此而已。但是人们不相信,人们还是锲而不舍地追问,减肥的秘方是什么?我要知道秘方。问题是没有秘方,唯一的办法是每天去做你该做的,像信仰宗教一样虔诚,并持之以恒,然后你就会看到微小但是稳定的进步。提升幸福感也是一样的道理。许多每天可以坚持的事情都可以提高幸福感,但是没有一样是可以让一个郁郁寡欢的人瞬间狂喜不已的。

A:那么,您认为有哪些具体的我们可以去坚持的事情呢?

G:人们总是期待一些特别戏剧化的答案,可是真相说出来却往往平淡无奇。比如,睡个好觉、坚持运动、练习冥想……其中唯一一件最最重要的事是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它比年龄、健康、收入等其他一切因素都能更好地预测一个人的幸福指数。假如你有很多很好的关系(比如家人、朋友),你就很有可能感到幸福。可是,有谁想听这么无聊的话呀?放下你这周末本来打算要做的工作,多花一点时间和你的亲友在一起,陪妈妈说话,这些听起来太简单了,可是这么简单的妈妈告诉你的道理,能够真正带给我们快乐。不过,妈妈讲的道理,只有一件是不对的。

A:是什么呢?

G:我妈妈是这样说的——我猜你妈妈也这么说过——孩子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但是我们的数据却是相反的。孩子对人们的幸福感几乎没什么影响,即使有也是略微负面的影响。人们要小孩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过增加日常幸福感并不是其中之一。没有小孩的人通常比有小孩的人更开心,而有小孩的人最开心的时候往往是小孩离家去上大学的时候,或对于小朋友的家长来说,是小朋友不在家的时候最开心……

A:哈哈,很有意思!

G:但是大家还是会生小孩。或许,人们应当为了别的原因生小孩,不要去期待有了孩子的生活每分每秒都是快乐的。或许人们出于为了家人而愿意牺牲自己的一部分会感到快乐,这也是很高尚而美好的。有了孩子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更多意义,但不见得会让你每天笑得更多。

A:下一个问题是有关如何做好心理学研究。在心理学领域,我们可以研究的课题太多了,如何从浩瀚无边的课题中选择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呢?您是如何选取研究课题的?您认为什么样的研究问题是好问题?

G:首先,我想说你刚刚就问了一个最好的问题。大多数人琢磨的是如何解答一个问题,但是解答问题是简单的,科学告诉我们如何解答问题。但是,在心理学领域,唯一的难题是寻找到一个好问题。你找到了问题之后,接下去要走的只是一些程序,我们知道怎么来完成这些程序,但是如何寻找问题是一个最难回答的问题。

我想一个好的科学问题通常具备这样几个方面的特质。

第一,你会发现你自己特别渴望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你自己都对这个问题不是极度感兴趣,那么你也没法说服别人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马上停止,不要再继续。

第二,一个好的科学问题应该可以引申出更多的问题。它不会仅仅止于一个简单的答案。如果你基于这个问题做了实验,写了一篇论文,然后发现没有别的论文可写了,那它大概不会是一个好的研究题目。

一个好的问题会让我们感到好奇心被满足了,与此同时也让我们变得更为好奇。好的心理学问题能回答有关人性的深层次的东西,这种深层次的东西不会受到时空的限制。举个例子,现在有一些人在研究使用手机对人的幸福感有什么影响?对我来说这就是个无聊的问题。为什么?因为二十年后,我孙子的孙子或许都不知道手机是啥。所以,这个问题不是一个有关人性的深层次的问题,这不是一个亚里士多德会思考的问题。我喜欢问一些我认为全世界的人类、无论在哪个时空,都会好奇探索的有关人性特点的问题。

最后,一个好的心理学问题也应该是可以被科学方法解答的问题。我常常和我的学生面面相觑,然后我们说,这个问题不是科学可以回答的,至少在目前的方法学框架中不能回答。有意思、有深度的好问题也有很多,但不能用科学实验回答的问题,我们也得暂时放在一边。

我可能没有真正回答你的问题——因为说实话,我能“闻”到它。或许你提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突然,你想到了一个问题,并立刻意识到,这是个好问题!这确实很难。很多学生问我,我应该找谁做导师呢?答案是,去找个能提出最好问题的人做导师。当你跟着他做了七八年研究之后,你会发现,嗯…我能“闻”到它了!

A:您刚刚提到一个好的心理学问题应当涉及普遍的、根本的人性。我们当今所处的世界正在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与冲突,包括种族、政治、宗教、文化等等。您认为实验心理学家是否可以在这样的世界现实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G:我认为心理学家在这些现实问题中不仅可以扮演角色,甚至是最为重要的一分子。人类面临的每一个重大问题似乎都与人类行为有关,但这并不是一向如此的。比如,几千年前的人们面临的可能更多的是有关大自然的问题,种植食物、捕食者等等。但是人类征服了自然世界。当前,人类面临最大的威胁是人类自身;而造成这一事实的唯一原因是人类选择了他们的行为。因此,在我看来,了解人类行为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是人类需要回答的唯一重要的问题。其他问题,比如宇宙是如何形成的,虽然也很有趣,但是假如人类不复存在的话,也就失去意义了。

我认为人类未来的发展取决于我们如何认识人类对自身构成的威胁。我们或许是这个星球上唯一自我毁灭的物种——别的生物都是基于周围环境的原因灭绝的。如何避免这一后果,取决于对人类行为的研究。这不是一个化学、物理、生物问题,而是一个心理学、社会学的问题。我对此保持乐观。我认为一千年以后,我们的后人将会没法理解我们今天怎么会有国家、种族这样的概念,他们会觉得这些是没有意义的概念。人怎么还分种类呢?在历史上,河流和山川的走向决定了人们在哪些地方栖居繁衍,但这样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很快我们甚至都不需要“全球化”这个名字了,因为地球上只有一个人类。在这个进程中,心理学家会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A:很高兴听到您分享这些有趣的观点!我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您对心理学在读博士生的建议。您认为对博士生来说,哪三件事情是最重要的?

G:我认为最重要的三件事是:导师,导师,和导师。我认为博士生项目的好坏和系里的资源、排课等等事项没有太大关系。对本科毕业生来说,他们需要明白博士项目并不是本科项目的扩大版。博士项目是不一样的。在博士期间,你会和一个导师长时间地、大量地紧密合作,你和这个导师之间的日常对话构成了你博士训练的很大一部分。如果我跟你说,你要和你的导师在接下去五到七年的时间里常常坐在一块儿讨论和工作,你觉得什么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一定在于选择你的导师。

那么如何选择导师呢?通过阅读文献。你读到一篇论文的时候,觉得文章很无聊,那么十有八九你会觉得写这篇论文的人也很无聊。相反,假如一篇论文令你激动,你抑制不住地想着天呐,要是能见到写这篇文章的人就太好了!我想和他讨论这个部分,那个部分……那么这有可能预示着这个作者适合做你的导师。所以去读文献,列一个感兴趣的导师列表,再把这张列表拿去咨询一下更年长、有经验的人寻求建议(譬如他会告诉你千万不要选这个导师啊,或是这个导师真的超好呢)。

本科生往往会根据学校名气来选项目,这对于博士生项目是不适用的。假如是选择本科学校,去一个有名的学校没什么不好——能上哈佛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读博士不应根据学校或者气候来选,而是应该根据导师来选。

A:感谢您的宝贵建议!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心理新青年》编辑部成员

Xiaomeng Hu, Assistant Professor,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胡晓檬,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

Sherry Jueyu Wu, Assistant Professor,School of Business, UCLA吴珏彧,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商学院助理教授

Xingyu Li, Doctoral student,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tanford University

李星煜,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

Yimeng Wang, Doctoral student,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Yale University

王浥濛,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

Hui Sun, Doctoral student,

School of Management,Northwestern University

孙卉,美国西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

Yian Xu, Postdoctoral Associat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ew York University

徐以安,美国纽约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

Yishan Xu, Visiting Resident,

Stanford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Sleep Center

徐艺珊,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睡眠科兼职博士后

Congjiao (Elsa) Jiang, Doctoral student,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Florida

姜聪佼,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

Xuan Zhao,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

赵轩,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博士后

Tingting Liu, Doctoral student,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刘婷婷,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

Anita Yanting Xu, Masters student,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徐彦婷,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生

Xiaoqing Hu, Assistant Professor,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胡晓晴,中国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

Feng 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Wuhan University

喻丰,中国武汉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Yi Zhang, Doctoral student,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张艺,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

《心理新青年》编辑部创办于2017年1月,作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华人青年联合会的旗帜性传播平台,本平台旨在从心理学视角出发,以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为依托,倡导 “立足中国,影响世界”(China roots, global impact)的理念,促进心理学知识与思想的科学传播,尤其是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经典与前沿研究成果,服务于当下处于快速变革与文化变迁中的华人社会,推动心理学科学研究与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与成果转化。

Email: newyouthpsychology@foxmail.com

Mailing List:

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forum/yca-psp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Young-Chinese-Association-for-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38567456324682/

Twitter: @ChineseSPSP

Wechat: SPSP华人群

原文链接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重庆市大学城重庆师范大学虎溪校区
电话:023-65910193、65910192  邮编:4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