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心理视窗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视窗>>心理研究>>正文
 
“心”漫笔(二十一)| 读弗洛姆《爱的艺术》:爱是人类克服分离焦虑的需要
2022-10-17 16:38  

“心”漫笔(二十一)|

读弗洛姆《爱的艺术》:

爱是人类克服分离焦虑的需要


【关于作品】

《爱的艺术》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的著名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三十二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在本书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只需投入身心的感情,而是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个性,以此形成一种创造倾向,否则,一切爱的尝试都是会失败的。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不能谦恭、勇敢、真诚、自制地爱他人,就不可能得到满意的爱。弗洛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需要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去学习。既要学习爱的理论,也要在爱的实践中学习。



【关于作者】


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1934年赴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先后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促使人们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作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的有《爱的艺术》《存在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论不服从》等。


爱是人类克服分离焦虑的需要

——读弗洛姆《爱的艺术》

文 | 石 晶

一、人类为什么需要爱

尽管在动物中也发现爱,或者说是爱的行为,但动物之间的爱更多的是一种生理本能。当人类被逐出伊甸园的那天开始,就意味着他已经超出了自然,不止具有动物性本能的原始状态了。他一旦想返回,就会遭到手持火炬的天使的阻拦,命运推动他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而无法再次重新返回。

不同于宇宙自然界中孕育出的植物和动物,自然孕化出的人类是具有高等觉知的灵性客体。由于智力的发展,人类具有了天赋理性,他认识到了自己是一个孤独实体的存在,认识到了生命的有限,认识到了他在自然和社会面前的无能为力,认识到了不由他意愿的出生而又违背他意愿的死去,他认识到了寂寞和孤独。而所有这些种种认识都给他带来痛苦。

“所有这些,都使他孤独和被分裂的生活圈子变成为一个不堪忍受的监狱。如果他不能从这个监狱中解放自己,从而达到以某种形式与人们和外部世界的沟通,他就将变成一个疯子。”

孤独是强烈焦虑的来源。孤独意味着被切断与社会的联系,意味着无力主动去把握这个世界。“如何克服分离,如何达到和谐”,所有年龄和文化程度的人都面临着这一相同的问题,无论是生活在洞穴里的原始人,还是使用人工智能的现代人,无论是关心羊群的牧羊人还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始终无法回避这一终极问题。

人类最深切的需求就是克服分离,从而使他从孤独中解脱出来。吃奶孩子的孤独感被母亲的乳房消除,而伴随着他的长大,他意识到母亲的乳房不属于他,这时他便产生了与母亲分离的孤独感,从而产生了克服分离的需要。

同样,人类在幼儿时期也感到与自然一体,土地、海洋、植物都是人类的世界。人们认为自己与动物有联系,古代的人们戴动物面具、图腾崇拜,像中国,日韩,东南亚地区这些农耕文明发达的国家,都会有动物崇拜。然而,当人类离开伊甸园的那一刻起,他就脱离了自然。人类从这些原始纽带中挣脱出来的越多,越与自然界分离,就越强烈地需要发现脱离分离的新道路,这就是人与人之间融为一体的渴求,这就是爱。


二、人类克服分离的三种常见方式

在回答“爱是什么”之前,弗洛姆首先讨论了三种常见的克服分离的方式。一种方式在于“各种紊乱状态”。这是一种能够自动导致神经恍惚飘然的状态,可以通过药物、酒精或性欲高潮达到的一种恍惚间的狂欢状态。这种状态下,外部事件好像突然消失了,随之而消失的是与外部世界的分离感。然而这种紊乱状态下对孤独感的摆脱是暂时的和周期性的,一段时间之后由孤独而引发的焦虑会再次出现。紊乱状态下的融合感是暂时的、转瞬即逝的。

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建立一致性来摆脱分离的焦虑,如通过建立风俗、习惯、文化而达到信念上的一致性。例如,群居是人类克服孤独的一种普遍方式,人们通过群居将自己融于群体之中,我同每一个人都一样,我没有区别与其他人的思想、行为方式、习俗、衣着、观念,我与其他人仿佛是复制黏贴一般。这种通过制造雷同而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也是人类使用过的一种经验。

“平等以此为代价:妇女平等,因为她们不再有性别。灵魂没有性别,已变成普遍的实践。性别的截然对立正在消失,建立在此之上的性爱也随之消失。男性和女性变得雷同了,而不是平等对立的两级。”

弗洛姆在书中从男性和女性变得雷同这一角度讨论了“男女平等”这一被认为是现代进步的标志。这种妇女平等是以剥夺男女两性在灵魂上的差异为代价的。人人成了原子,个个同一。这就形成了现代社会中流传的“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牲口用”,形成了所谓的“女汉子”“爷一般的女子”,这种在“男女平等”名义下文化将女性本有的阴柔面阉割,取而代之的是女性也要像男性一样通过一种主动性、竞争性甚至是进攻性的阳性力量来征服世界。这导致很多女性可以在物质世界建构中取得丰盛,却在两性关系依然使用阳性力量而承担着极大痛苦。

第三种方式是通过人类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如艺术活动或手工艺活动来克服分离焦虑。不管是画家完成一幅作品还是手工艺人打造一只戒指亦或是服装设计师设计出一套礼服,这些创造性工作都将自己与他的创作物融为一体。画家通过绘画作品将自己与世界结合起来,手工艺人通过打造的戒指与世界连接,而服装设计师通过自己设计的礼服与世界融为一体。而这种结合的Bug在于,这是一种人与物的合二为一,而不是人与人的合二为一,这种活动不可能带来人际间的协调,就像是你永远不可能真正爱上一个AI一样。

三、什么是成熟的爱

进化心理学家罗伯特·赖特在《洞见》一书中指出,从自然进化的视角看,自然选择只关心一件事,这件事就是把基因传递给下一代。过往有利于基因传播的基因特性兴盛繁荣,而不利的基因特质则被遗忘在角落里。在这些在试炼中保留下的基因里,有一种被保留下来的精神特质就是爱的能力。人与人之间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的渴求,是人类最强有力的奋斗动力。它是最基本的激情,是一种保存人类种族、家庭、社会的力量。

在探索什么是成熟的爱之前,我们先看看什么是“不成熟的爱”。弗洛姆就这一议题讨论了“共生性结合”的爱,即那些不成熟的爱的形式。

弗洛姆在书中指出,共生性结合类似母体与胎儿的关系,有其生物学形态。母体和胎儿是两者,然而又是一体。共生性结合的爱类似托特塔罗牌“圣杯二”所呈现的状态,这种心理的共生性结合中,虽然两者身体各自独立,但在心理上存在着同样的依赖性。两条鱼缠绕着爱的莲花,好似“坠入情网”中的两个人缠绕着彼此。一方的存在依附于另一方,没有对方,哪一方都无法存活下来。这种共生性结合的被动表现形式是屈从,主动形式是支配。在临床上,分别表现为受虐狂和施虐狂。从实际意义上说,受虐狂和施虐狂这两种表现形式是极大的差别,但从更深的感情意义上讲,他们拥有共同的东西,即没有尊严的结合。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共生性结合的爱在精神上的表现是屈从与支配,好像坠入情网的两个人,彼此相互缠绕,一方一旦离开了另一方,就痛苦到无法呼吸,这像极了热恋和失恋状态下的男女朋友。

与共生性结合相反,成熟的爱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感,但爱承诺人自身的价值,保持自身的尊严。在爱之中,产生了两个人成为一体而仍然保留着个人尊严和个性的矛盾。”

成熟的爱像舒婷在《致橡树》中所描述的那样“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成熟的爱不是攀援的凌霄花,也不是痴情的鸟儿,而是自圆满的两棵树共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弗洛姆在书中强调,爱是创造爱的能力,无爱则不能创造爱。只有心中有爱的人才可以创造爱才可以爱别人,也就是说,人首先要成长为一个爱自己个体,成长成为一个自圆满的个体,自己心中充盈着汩汩流淌的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有能力“给与”爱,才有能力爱别人。

这种爱自己状态下的个体,类似托特塔罗牌“圣杯一”的状态,爱自己是一种很纯粹的爱的品质,既爱自己的优点也爱自己的局限,既爱自己的美也爱自己的丑,既爱自己的阳光面也接纳自己的阴暗面。爱自己爱的是一个完整的自己,而不是一个完美的自己。与共生性结合不同,成熟的爱是两个自爱的个体的相爱,是两个“圣杯一”的结合。

四、爱是“给与”,而不是“接受”

“用最通俗的方式可以把爱的积极性表述为:爱主要是‘给与’,而不是‘接受’。”从弗洛姆对爱的品质的评价上看,爱是一种积极地行为,“给与”不是丧失与牺牲,而是潜力的最高表现。心中缺爱的人感到“给与”是贫乏的,因而无法给与;买卖型人格的“给与”是以交换作为条件的给与,是以接受为条件的给与;而具有迷惑性的牺牲意义上的“给与”,看似是一种美德,而实际上这种给与体验的是那种被剥夺的痛苦,正是这种痛苦让人感到高尚的美德。

“对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人来说,‘给与’是完全不同的意思。正是在‘给与’行为中,我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富有、能干。这种增强的生命力和潜力的体验使我倍感快乐。我感到自己经历充沛、勇于奉献、充满活力,因此也欢欣愉悦。‘给与’比接受更令人快乐,这并不是因为‘给与’是丧失、舍弃,而是因为我存在的价值真该与给与的行为。”

物质上的“给与”意味着富有。并不是钱多的人才富有,而是愿意慷慨解囊的人才富有。从心理学角度上讲,担心失去某样东西而焦虑不安的守财奴,不管拥有多少财富都是穷困的、匮乏的。谁能自动“给与”谁便富有。

给与并不意味着牺牲,在真正的“给与”之中,他也接受了回送给他的东西。一个人把他身上具有活力的部分给与另一个人,把他的快乐、兴趣、知识、幽默、伤感具体化,丰富了另一个人。通过增强自己活力的方式提高了他人的活力感,而那个人身上复活的东西又反过来影响他,给与者成了接受者。在“给行”为中产生了某些事物,而两个当事人都因这是他俩创造的生活而感到欣慰。

从广义上理解爱的给与,类似于教学相长。教师在教学中燃烧自己,给与学生知识、关爱、能量、鼓励,而学生在接受获得知识与关爱的过程中,也反馈给教师感念感恩,教师给与了爱也得到了学生的爱。

在两性关系中,弗洛姆所描述的给与式的爱是一种爱的高阶形式,是人类的精神进化到一定阶段才可以呈现出来的一种爱的品质。在现实的两性关系中,这更像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爱。这种爱对男女双方心智水平的要求都较高,是成熟自爱的男女双方两情相悦下所发生的爱的流动。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虽然这本书出版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但是,现在读起来依然是关于爱的讨论的经典之作。时代在变,人对于爱的渴望始终未变。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弗洛姆对于爱的理解根植于精神分析学说,书中还讨论了母爱、性爱、自爱、兄弟的爱、对上帝的爱等不同爱的对象。该书视角宏大,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对于人类爱的理解丰富深刻,是一本值得品味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石晶,女,心理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任编辑,现在中央媒体从事智库研究工作。


关于我们《心理新青年》编辑部创办于2017年1月,作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华人青年联合会的旗帜性传播平台,本微信公号旨在从心理学视角出发,以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为依托,倡导 “立足中国,影响世界”(China roots, global impact)的理念,旨在分享和普及“科学严谨、有趣好玩”心理学,促进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的跨界对话。同时基于心理学的经典研究与前沿成果,服务于当下处于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中的华人社会,推动科学研究与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与成果转化。

转载原文链接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重庆市大学城重庆师范大学虎溪校区
电话:023-65910193、65910192  邮编:401331